Alright mate, 學英文可以很享受,而不是很難受!
我們常常聽到別人說「不要死背單字」!
意思就是說「不要只是會背,而不會用」,問題是要怎麼做呢?
就讓我來告訴你~
什麼是語塊?
學英文一段時間後,我的英文口說如同脫韁之馬一樣,就像兩歲小孩子的語言大爆發期!
那時候,我也注意到一些現象,就是「某些表達方式是滿固定的」,能變動的地方其實很少,所以很多句子,我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!
像是這句我常講的話「I’m making much progress with my English.」(我的英文進步很多),其中的「make progress」(…進步)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!
這個句型若以我當作主角,且時態不變的情況下,能改變的只剩下後面的my English了。
如果之後我開始學日文,我只要改成my Japanese,其餘的地方都可以直接套用。 當我閱讀的文章越多,我就會收集到更多好用的句型。
隨著我對語言學習的知識增加,我才知道這種固定的句型,在語言學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「語塊(chunks)」。
「語塊」的組合,基本上不太能變動,這個概念就像是我們中文「兄弟姊妹」或「新年快樂」。
你有沒有發現?
它們的順序是不會動的,你不會說成「姊妹兄弟」或「快樂新年」。
回到剛剛的例子「I’m making much progress with my English.」 如果我把progress的鄰居make或with改成其他字,母語人士依然可以從上下文推論,而理解其含意,但就是會有點不自然、不道地。
就如同你聽到外國人問你:「你有沒有『姊妹兄弟』?」一樣。
語塊包含「片語」、「諺語」和「搭配詞」,以下我分別舉例介紹:
片語(phrases)
就是一次固定兩個以上的單字,如lots of和a lot of(很多),或是兩個以上簡單的單字,合起來卻是另外一個意思,像是:look at(看著)、look into(研究)、look up(調查)和look on(旁觀)。
諺語(idioms)
類似我們的成語,例如: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. (一石二鳥)或Don’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. (人不可貌相)。
搭配詞(collocations)
就像我剛提到的make progress,這類名詞有固定搭配的動詞或介係詞,另外像是take medicine(吃藥)、take temperature(量體溫)也是。
想不到吧!「吃」藥和「量」體溫在英文裡頭竟然是用take,所以不要只把take翻譯成「拿」而已。
其實片語還可以細分名詞片語、動詞片語等,但我們不需要搞懂它們分別是哪一類(It doesn’t matter!),反正看到「語塊」時,整組字串把它記起來就對了!
語塊有一個不錯的功能,就是可以幫助「單字的記憶」,因為你背的不是單一個字,所以當想出第一個字時,後面的字串也就會跟著想起來!
不過我覺得它最主要的功能,還是幫你提升口說流利度!
為什麼語塊能「提升口說流利度」呢?
因為語塊可以「減少思考時間」!
我舉個例子,當我被問到為什麼要用Hello talk這個app的時候,我就會回答:「I’d like to do a language exchange on a regular basis.」(我想要定期地執行語言交換)
你發現了嗎?
其中的do a language exchange 和on a regular basis,你頂多只能把do替換成have,變成have a language exchange,把regular用daily或weekly替換,變成on a daily basis 或on a weekly basis。
所以我在講這句話的時候,腦中只輸出「三個語塊」,它們分別是I’d like to(我想要)和do a language exchange(執行語言交換)還有on a regular basis(定期),而不是想這11個字分別是什麼。
說話時停頓的時機,不是每個單字之間,而則是語塊與語塊之間,這樣會讓你口說更加自然與流暢。
語塊組成句子的概念就像「堆積木」一樣,當你收集到的積木越多,你能夠組成的句子就愈多,口語表達就越有彈性!
如此一來,就可以縮短思考時間,提升口說流利度!
因此,你在看文章的時候,記得留意哪些可能是語塊,然後把它們抄下來,造幾個屬於你自己的句子,然後記得多唸幾次,並常常使用它們來內化。
如果你是打算使用單字書,不太建議單純死背單字,而是在記憶單字的同時,也要留意該單字的左右鄰兵長怎樣,全部一起記起來。
單字書最好是選擇包含「故事(情境)、語塊、例句和練習題等」越全面越好,然後很重要的一點,就是要唸出來!
![](https://imgur.dcard.tw/utvsZMmh.jpg)
像這本,以琳老師的多益單字書,連語塊都幫你用螢光筆標示了!
我個人是滿推薦的👍🏻
3D英文筆記術
想學習更多關於語塊的知識,推薦你王梓沅老師在Hahow好學校開設的 王梓沅的 3D英文筆記術 ,這套課程是目前市面上語塊介紹最詳細的課程
課程中王老師不但詳細將語塊分類,也分享了不同字典的功能,和語塊查詢的網站
我自己也有利用語塊的概念,製作『看影片練口說』系列在IG,如果你想提升口說,千萬別錯過喔!
如果你學會了,記得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喔~
以上就是這次的分享
我是英文探長J,你的英文學伴,我們下次見 Cheers 🫰
你好,我想問一下 我在練習英文使用app 像是speak ,talk me等這些App 但是我這樣子練習一個禮拜我的心得覺得是很像,只是在唸單字再唸句子
當我沒有任何提示的時候 我發現我根本連一句話都講不出來 很像是又回到以前讀書時候,只是純粹強迫死記課文的感覺 想問一下要如何克服這個困難?
因為我還在猶豫是否要不要買App
學好一個語言不外乎就兩種,一就是將自己沉浸在目標語言的環境,例如我們常聽到有人說去外國住一陣子,如果你像我一樣沒有預算,就直接用影音創造出偽環境,讓自己彷彿置身國外
像這種沉浸式學習,在你沒有生存威脅情況下(例如需要用英文買東西、或開戶),如果沒有成功學習外語的經驗,你很難成功習得
不信,你現在打開YT上全英文的頻道,即便你開CC字幕,在不了解內容的情況下,超過50%以上單字都聽不懂,即便讓你看了30天,我都認為進步有限,何況你可能執行幾天就受不了了
關於,你提到的app內的教學,讓你「回到以前讀書時候」,但我認為這跟以前讀書的方式差滿多的,不曉得你是體驗了多久,而下了這樣的定論
因為教材已經有別於枯燥的文法內容,而是用語塊和他們國外的生活經驗在教學,並大量刻意練習口說,目的就是希望使用者「內化」這些語塊,讓使用者能夠自然而然的「脫口而出」
如果看完學習單元,還連一句話都講不出來,就讓再練習一次,例如:我喜歡____ 的英文是『I like _____ very much.』,這句話的英文基本上就是長這樣
同理,外國人想學 I like _____ very much.的中文,就是『我喜歡____』,一次學不起來就兩次,兩次學不起來就三次
會讓你覺得跟讀書時很像,是因為這是一個「學習」的過程,兩者都是在學習,但方法不一樣
有進步的過程本來就會不舒服,你不可能想要無痛,不投入時間就獲得有價值的技能
最後跟你分享一句話「沒有天賦就重複」
謝謝你的建議
我想問這個問題,是想問看看探長有沒有遇過這樣的經驗 如何克服這個困難?
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,然後持之以恆